文 / 周春晖
近年来,长沙市芙蓉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2022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督导评估中,芙蓉区名列全省前茅。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牢教育正确方向
教育是百年大计、百业之首、百姓关切。区委区政府将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推动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等研究教育工作,出台《芙蓉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教育综合改革纳入全区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方案,确保教育事业与全区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让尊重教育、参与教育、支持教育、齐抓共管办教育在芙蓉蔚然成风。二是强化思想引领。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1+6”文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为师生上专题党课,召开区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校(园)长座谈会,定期走访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开设41个国旗下“思政讲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全覆盖。三是强化规划布局。针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高位协调,从园区统筹调规出教育用地185600平方米,用于新建5所小学、2所中学,有效缓解东片地区入学压力。重磅发布隆平片区教育配套规划,9大优质教育品牌入驻,规划新建中小学校13所,扩建1所学校,优化全学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整体提升隆平片区教育软硬件水平,真正实现“让孩子们好上学、上好学、上学好”。
二、真金白银持续投入,强化教育支撑保障
始终将教育事业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做到优先配置、优先保障、优先满足。一是财政资金只增不减。积极应对财政收支“紧平衡”压力,全面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做到刚性的一分不少,弹性的逐步增加,2022年教育系统人员经费9.24亿元,同比增长10.7%。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要求,全额保障教师工资、各类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并保持与公务员同步增长。二是教师队伍德能兼优。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成立“师德巡讲团”,推进师德师风提升百日行动,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教师编制使用率提高至91%,位居全市第一。依托教师进修学校这一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构建“4679”培训体系,实施“四梯队”建设工程,建立精准培训、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学校之间、区域之间教师资源合理布局,培养了郭晓芳、朱爱朝、朱志湘等一批获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名师。三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道路,不断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形成了“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格局。特别聚焦区属中学品牌发展,全面实施“创省市名校行动”,将部分学校交由市区品牌学校深度托管,“四大名校”齐聚我区办学,我区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基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三、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优质均衡
突出抓好浏阳河东西两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确保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可及。一是在“均衡”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均衡分配保障机制、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全区校际办学水平趋于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综合差异系数居省、市前列,在全省率先消除“大班额”、率先实现高中教育免费,成为湖南省首批教育强区、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2022年入选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二是在“优质”上做文章。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协议,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验区”。全域开设“智慧课堂”、共享“智慧网校”、推行“智慧管理”,打造创新人才院士辅导站,聘请院士担任导师,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科普教育“双走进”试点区。开展“体艺2+1”测试、综合性运动会,学生每天参加校园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建成3个恒温游泳馆,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小学生免费游泳课程和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全覆盖,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疏堵结合防溺水试点区,浏阳河芙蓉段十余年学生溺水事件“零发生”,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时任省委副书记乌兰的肯定批示。与湖南博物院签订“馆校美育大课堂”共建协议,构建“机制、场馆、课程、课堂、活动、评价”六径融合协同并育的育人模式,2022年该项目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开发“学科+”主题式劳动课程,授牌4家区级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创建省劳动教育实验校1所、市劳动教育实验校2所、市劳动与实践教育基地6个。三是在“减负”上求实效。把“双减”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坚持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校内做好课后服务、校外加强培训机构监管,家长及学生对“双减”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经验获教育部推介。
四、多措并举防范风险,守牢教育安全底线
统筹人防、物防、技防,扎实做好护校安园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良好教学秩序。一是全力守护校园安全。加强安防基础建设,全区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专职保安员、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等“三防”建设完成率100%。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投入1680余万元实施校舍修缮工程,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400余个,确保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家里家外安全稳定不留死角,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全力守护身体健康。认真做好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两个责任”落实机制有关要求,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领导干部包保范围,全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连续多年未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多次获评长沙市食品安全工作优秀单位。三是全力守护心理健康。率先落实心理课进课表、率先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心理教研员,承办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线暨首部教育亲子心理剧发布会,作为唯一区县在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作者系中共长沙市芙蓉区委书记)
责编:刘丹 编辑:邱梦
来源:《湖南教育》